
投稿系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最新资讯
学科省思
政治学中的民族议题 周平∣第1期
“一体双权”:中国政治学的一个分析框架——与景跃进教授商榷和对话 肖滨∣第1期
政治话语分析的基础理论阐释:理论前提、问题域与实践性诠释 亓光∣第1期
政策科学的演进逻辑与范式变迁 郑石明∣第1期
自媒体时代的政治传播秩序及中国调适 荆学民、于淑婧∣第2期
政治科学预测方法研究——以选举预测为例 王中原、唐世平∣第2期
新时代中国特色政治学话语体系建构的要义与理路 赵中源、黄罡∣第3期
国歌认知与国家认同构建的实验政治心理学研究 王海洲、潘雯菲∣第3期
理论新知
中国的国家成长“早熟论”辨析——以关系叠加为视角 徐勇∣第1期
历史政治学的功能分析 杨光斌释启鹏∣第1期
学科视野中的历史政治学:以历史社会学、政治史、比较政治学为参照 姚中秋∣第1期
“公共”的再发现:意志论与利益论政治代表观的整合 谭安奎、张旭斌∣第1期
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演进的历史逻辑 苏曦凌∣第2期
中华民族的政治意义 唐勇∣第3期
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原理探析 张桂林∣第4期
制度背离:基于程序正义与实质正义关系的学理阐释 仇赟、麻宝斌∣第4期
政治监督常态化:反腐战略优化路径与对策 蒋来用∣第4期
构建反支配的权力体系:关于权力反腐败概念的新阐释 彭斌∣第5期
中国协商政治的“民主性”辨析——一种协商民主理论建构的尝试 刘九勇∣第5期
集合权力:多元赋能与分工协同——县委书记权力结构研究 徐彬、仲帅∣第5期
试论马克思主义人民民主思想:基本内涵和实践路径 李慎明∣第6期
中国国家治理话语体系的构成与演化:基于语词、概念与主题的分析 宋雄伟、张婧婧、秦曾昌∣第6期
改革开放以来的民主理论:历程、议题及趋势 李俊∣第6期
治理绩效
社会治理共同体及其实现机制 郁建兴、任杰∣第1期
制度、政策与效能:国家治理探源——兼论中国制度优势及效能转化 燕继荣∣第2期
网络空间政治安全的国家责任与国家治理 杨嵘均∣第2期
走向环境治理的多元共治模式:现实挑战与路径选择 詹国彬、陈健鹏∣第2期
地利分配秩序中的农民维权及政府回应研究——以珠三角地区征地农民上访为例 田先红∣第2期
乡村振兴进程中协商民主嵌入乡村治理的内在机理与路径选择 张等文、郭雨佳∣第2期
论健全下情上达机制对完善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性 马德普∣第3期
国家治理、农地制度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王敬尧、王承禹∣第3期
精准扶贫背景下国家权力与村民自治的“共栖” 章文光、刘丽莉∣第3期
整体性治理视角下中国农村扶贫脱贫实践过程研究 丁建彪∣第3期
中国之治的深圳样本:一个纵向共演的理论框架 倪星、郑崇明、原超∣第4期
避责与剩余控制权:决策避责类型及治理研究 许玉镇∣第4期
以党委重点任务为中心的纵向政府间治理研究 高翔、蔡尔津∣第4期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的“放管服”改革:动力机制、运作逻辑与未来展望 陈水生∣第4期
治理主体行动逻辑的“四维分析框架”——兼论乡村治理中乡镇政府行动逻辑演变及趋向 李齐、李松玉∣第4期
社会整合与“条块”整合:新时代城市社区党建的双重逻辑 赵聚军、王智睿∣第4期
一线治理: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机制调整与实践基础 杜鹏∣第4期
群众性与法治化:信访制度改革的张力及其反思 刘睿∣第5期
从“粗糙的摆平”到“精致的治理”——群体性事件的衰变及其治理转型 韩志明∣第5期
冲击与回应:突发事件中的治理现代化进程 王伟进∣第5期
比较视野
政党代表性危机与西方国家民粹主义的兴起 高春芽∣第1期
当政治遇上历史:比较历史分析方法(CHA)介绍 黄杰∣第1期
“变中求统”:大一统政治思想研究中的语境与逻辑问题 林毅∣第2期
“经营村庄”:项目进村背景下的乡镇政府行为研究 李祖佩、钟涨宝∣第3期
当代功利主义公共利益思想论析 刘舒杨∣第3期
国家间的可比性与不可比性分析 李路曲∣第5期
公司型政党在西方的兴起:原因、影响与走势 张建伟∣第5期
国家认同的建构:秦“以吏为师”政策的历史考察 李雅雯∣第5期
当代世界民主治理的主体复合体系 佟德志∣第6期
全球信任赤字治理的中国视角 吴志成、李佳轩∣第6期
政治话语的西方霸权:生成与解构 陈曙光∣第6期
听书从事:中国早期的书写系统与官僚制形成 海云志∣第6期
实践维度
公众的政府满意向政府信任的转化分析 王浦劬、孙响∣第3期
竞争还是共生?政策传播渠道关系演变研究——基于19个城市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杨君、陈莹晶∣第3期
娱乐与政治:受众娱乐偏好对网民政治参与的影响——基于网民社会意识调查2017的分析 林奇富、殷昊∣第5期
中国公民美好生活感知的测量与现状——兼论获得感、安全感与幸福感的关系 郑建君∣第6期
压力传递与政策执行波动——以A省X产业政策执行为例 黄冬娅∣第6期
学术资讯
《政治学研究》编委会2019年年会会议综述 高翔∣第2期
政治发展与政治学知识体系建设——“中国政治学知识体系建设”学术研讨会综述 黄金辉、路顺∣第2期
中国政治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中国政治学会第九次代表大会暨“新中国70年政治建设与政治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 余丽∣第4期
《政治学研究》2019年刊文报告 《政治学研究》编辑部∣第6期
您是第 866714 位访问者 备京ICP备:06036494号-20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 《外国文学评论》编辑部
电话:010-85195583(周二、周三) 邮编:100732
本系统由北京博渊星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电话:010-6336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