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政治学研究2021年第1期(总第156期)目录
  • [摘要]庆祝中国政治学会成立40周年继往开来,砥砺前行,为实现新时代伟大历史任务作贡献——在庆祝中国政治学会成立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李慎明(3)新型政党制度是“中国之治”的重要政治保障 政武经(9)新时代中国政治学的发展中国政治学自主自强是大势所趋 张树华(12)百年变局与中国政治学的新征程 朱云汉(18)政治学本土化,时也,势也! 王绍光(27)强化中国政治学研究的主体性 徐勇(32)历史政治学的知识主体性及其社会科学意涵 杨光斌(36)学科体系建设新政治学学科建设的时代背景与路径选择 卢春龙(42)百年来中国政治学史研究:文献与问题 王向民(51)基层治理现代城市化的“反向运动”与基层治理的中国逻辑——基于上海创新社会治理实践的理论思考 李锦峰、俞祖成(66)行政权集中化配置与基层治理转型困境——以县域“多中心工作”模式为分析基础 仇叶(78)政府治理科层制、整体性治理与地方政府治理模式变革 陈丽君、童雪明(90)数据赋能:数字政府治理的运作机理与创新路径 沈费伟、诸靖文(104)学术前沿中国的人口国民化研究 周平(116)中国省级人大常委会的职能变迁:路径与模式 何俊志(130)新时代地方干部担当作为激励机制分析 段哲哲、陈家喜(139)综述四十年风雨华章,新时代再著新篇——庆祝中国政治学会成立40周年暨新时代中国政治学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 唐磊(151)
  • 本刊编辑部
  • 全文[ PDF 0.0 MB ] 2021.1(6):1-2  共有 3791 人次浏览
  • 政治学研究2021年第2期(总第157期)目录
  • [摘要]学术前沿清源正本:解码公共行政学的范式之争 姜晓萍、谭振宇(3)道德理性与德性政治浪漫主义形态 张明军(14)“领土性”与“国家感”——一种政治地图学的观察视野与分析理路 于京东(21)中华民族共同体当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领土空间建设视角 常士訚(32)中华国家范式:民族国家理论的省思与突破 张会龙、朱碧波(43)政治参与政府满意度、生活满意度与基层人大选举参与——基于2019年“中国民众政治心态调查”的分析 刘伟、彭琪(53)工作单位与政治参与:市场化效应的一个微观管窥 徐延辉、李明令(66)治理研究公共危机中政治动员运行机制研究——基于2015年以来38个重大公共危机案例的分析 钟爽、朱侃、王清(79)编外扩张的源头治理:历史、制度及价值分析 徐刚(97)贫困治理中的政策依赖行为及其矫正——基于激励理论的分析 王春城(110)国家治理中问责与容错的内在张力与合理均衡 刘畅(125)比较政治研究传染病与大国兴衰——基于历史实例的研究 王文(136)治理研究的多重价值和多维实践——知识发展脉络中的冲突与平衡 臧雷振(149)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逻辑蕴涵的科学思维及其功能 崔建民(160)学术动态卢曼政治系统理论述评 李强(169)军事政治学研究领域的一部力作——《阿拉伯国家军政关系研究》评介 高民政(181)聚焦“十四五”规划和政治学学术前沿——《政治学研究》2021年华北地区中青年作者座谈会综述 郭道久、张郁(184)
  • 本刊编辑部
  • 全文[ PDF 0.0 MB ] 2021.2(6):1-2  共有 2276 人次浏览
  • 政治学研究2021年第3期(总第158期)目录
  • [摘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严格政党治理: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的关键要素 包心鉴(3)共同富裕的理论内涵与政策议程 郁建兴、任杰(13)制度优势与治理效能中国共产党干部选任的能力导向——来自省委常委的证据(1983—2012年) 杨竺松、燕阳、张雪君、张君忆(26)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的政治系统分析 胡洪彬(42)制度优势转化为减贫效能——中国解决绝对贫困问题的制度逻辑 吕普生(54)全球治理多元国家治理模式下的全球治理——理想与现实 薛澜、关婷(65)马克思主义政治学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人工智能与未来治理之道 高奇琦(78)学科体系建设近代中国政治学学术团体考证 王枫云、刘鉴萱(89)政治变革与“学统”调适:中国政治学萌芽时期的断裂性演化 程文侠(103)学术前沿问责总领:模糊性任务的完成与央地关系新内涵 何艳玲、肖芸(114)国家能力建设的象征维度 王海洲(127)身份政治第三波与西方国家的政治衰败——基于国家建构视角的分析 涂锋(141)综述百年大党与世界变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政治学会2021年年会综述 任勇(155)
  • 本刊编辑部
  • 全文[ PDF 266071.0 MB ] 2021.3(6):1-2  共有 2626 人次浏览
  • 政治学研究2021年第4期(总第159期)目录
  • [摘要]学习贯彻“七一”讲话精神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显著制度优势的高质量民主 樊鹏(3)全过程人民民主:新时代人民民主的新形态 张君 (11)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传统思想渊源 刘九勇 (18)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比较视野中的百年政党:历史演进、类型特征与兴衰关键 周淑真、孙润南 (27)使命型政党:新型政党理论分析范式创新与发展之道 唐亚林 (38)权威性沟通及其变革——中国共产党百年政治传播制度变迁研究 苏颖、于淑婧 (50)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保障与孵化公民基本生存与发展权利——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历程、逻辑与未来 尚虎平 (64)党的建设当代中国政党领导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彭斌、周光辉 (75)中国特色党政关系建构的制度逻辑 盛明科、蔡振华 (88)干部容错纠错机制的合理适用及其优化:理论维度与实践路径、郭剑鸣、肖颖映、张晓瑶 (99)政治制度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创举——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回溯与展望 徐小庆 (113)治理现代化风险社会的第三种治理形态——“转换态”的存在方式与政府应对 刘一弘高小平 (122)危机情境中的人群“圈层阻隔”现象及形成逻辑——基于重大传染病事件的考察 文宏 (134)数字时代的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逻辑、现实向度与中国方案 尹振涛、徐秀军 (143)《政治学研究》2022年选题方向 (10)
  • 本刊编辑部
  • 全文[ PDF 0.0 MB ] 2021.4(6):1-2  共有 1292 人次浏览
  • 政治学研究2021年第6期(总第161期)目录
  • [摘要]目录“苏联解体、苏共亡党30年”专题苏共的蜕化变质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李慎明(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田心铭(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理析肖贵清车宗凯(31)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百年探索·基本经验·思想精髓张乾元刘甲星(40)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伦理叙事及其解释力程竹汝(52)治理现代化国家纵向治理体系现代化:结构、过程与功能张贤明张力伟(63)治理重心下移的“关系梗阻”及“疏通路径”李忠汉(75)从行政管控走向风险治理:中国风险应对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与逻辑刘鹏(85)学科体系建设中心主义国家现代化的历史逻辑——以近代中国社会中心力量转换为中心的考察王续添辛松峰(97)当代中国技术政治学的两个关键时刻吴冠军(116)学术前沿技术革命驱动政党转型发展:历史逻辑与当代演绎刘红凛(128)市场、权力与腐败——兼评长期流行的“市场自发治腐论”王传利(140)政治制度评价的方法论陈曙光蒋永发(151)学术资讯新中国政治学会的筹备历程张永(162)《政治学研究》2021年总目录(170)
  • 本刊编辑部
  • 全文[ PDF 0.0 MB ] 2021.6(6):1-2  共有 1891 人次浏览
  • 政治学研究2021年第5期(总第160期)目录
  • [摘要]目录“苏联解体、苏共亡党30年”专题政治蜕变、制度崩溃与国家分裂——苏共败亡30周年 张树华(3)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实质及危害 汪亭友(16)苏联解体30年:极端民族主义的滋生、演化与后果 程春华(28)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新使命、新挑战与应对挑战的新举措 薄贵利 刘国福(41)学科建设方法论自觉与学科主体性建构——再论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 杨阳(52)比较政治“学”? ——学术史与学科性的反思 汪卫华(63)公共政策条块差异与公共服务政策的扩散 吕芳(77)政府职责体系构建中的权责清单制度:结构、过程与机制 赵志远(89)马克思主义政治学马克思主义政治道德的学理透析与逻辑解读 王岩 李义(99)中国政治思想史章太炎的法家观及其政治思想的法家因素 宋洪兵(109)西方政治思想史西方现代民主话语的生成及固化 刘训练(119)近代西方“文明等级论”的基本特征与话语实践——兼论其对于中国的影响 王锐(134)政治传播论政治传播对制度权威的建构 荆学民(144)
  • 本刊编辑部
  • 全文[ PDF 248015.0 MB ] 2021.5(6):1-2  共有 2240 人次浏览
  • 政治蜕变、制度崩溃与国家分裂——苏共败亡30周年
  • [摘要]2021年正值苏联解体30年。苏联与苏共命运密不可分。苏联是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的产物;苏共是苏联大厦的政治支柱,是苏联社会主义政治体系的根本与核心。苏共后期思想变质和组织蜕变,党内高层放弃思想信仰、否定历史,追捧西式“自由民主”,鼓吹“民主化”“公开性”是导致苏共败亡、制度崩溃与国家分裂的重要原因。分析研究苏共败亡的原因与教训对大党大国治乱兴衰具有重要警示意义。
  • 张树华
  • 全文[ PDF 1792364.0 MB ] 2021.5(6):3-15  共有 1610 人次浏览
  • 苏共的蜕化变质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 [摘要]苏联解体是二十世纪重大的历史事件,其发生根本原因不在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而是苏共蜕化变质所致,即从赫鲁晓夫集团到戈尔巴乔夫集团,他们逐渐脱离、背离、乃至最终背叛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反思和分析这一历史事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人民至上观、实践真理观,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主要矛盾。苏联解体警示中国共产党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做到居安思危,毫不动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做到全面从严治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走好群众路线;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高度警惕敌对势力对我分化渗透。
  • 李慎明
  • 全文[ PDF 2356394.0 MB ] 2021.6(6):3-21  共有 1701 人次浏览
  • 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显著制度优势的高质量民主
  • [摘要]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对我国人民当家作主民主政治制度体系本质特征的概括,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探索实现人民民主丰富实践形式的政治智慧和成功经验的总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区别于形形色色的西方式民主的显著标志。相比较于西方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具有显著制度优势的高质量民主,主要体现在: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完整的实践体系,是能够有效维护人民广泛真实权利的民主;是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国家治理能力的民主;是旨在构建全社会最大公约数、有利于更好维护发展共识的民主;也是追求社会和谐稳定与社会活力相统一的民主。
  • 樊鹏
  • 全文[ PDF 1166524.0 MB ] 2021.4(6):3-10  共有 1062 人次浏览
  • 严格政党治理: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的关键要素
  • [摘要]勇于自我革命,严格政党治理,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中国共产党特有的政党品格,是党赢得百年辉煌的关键要素。百年党史深刻昭示,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突破口,以端正党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为重点内容的政党治理,赢得了党领导全民族抗战和中国革命全面胜利的伟大辉煌。以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为切入点,以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为突出标志的政党治理,赢得了党领导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辉煌。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人民至上、自我革命为出发点,以正风肃纪、反腐倡廉、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为鲜明特色的政党治理,赢得了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伟大辉煌。胸怀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在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通过严格的政党治理,必将赢得更久远的伟大辉煌。
  • 包心鉴
  • 全文[ PDF 1399434.0 MB ] 2021.3(6):3-12  共有 1352 人次浏览
  • 清源正本:解码公共行政学的范式之争
  • [摘要]公共行政学的范式之争,不仅是事关公共行政学身份危机的核心问题,也是公共行政学历史思辨中看似不言自明实则言之未明的关键问题。破解该问题的认知迷雾,迫切需要我们从范式概念的源头领悟中构建“学术共识”与“学科规范”的认知逻辑,从存在论、转换论与场景论的形式之争回到公共行政的事实本体,在本体视角解析中寻找破解范式之争的密码。并且需要以反思性、主体性、科学性的态度找到范式建构的传统基因与历史依据,从提出真问题、供给真概念、构建协同式学术生态与强化实践性社会功能四个方面建构公共行政学的“中国话语体系”。
  • 姜晓萍 谭振宇
  • 全文[ PDF 1555563.0 MB ] 2021.2(6):3-13  共有 1172 人次浏览
  • 继往开来,砥砺前行,为实现新时代伟大历史任务作贡献——在庆祝中国...
  • [摘要]40多年前,邓小平同志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指出:“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以及世界政治的研究,我们过去多年忽视了,现在也需要赶快补课”。为贯彻邓小平同志关于“补课”的指示,经过半年多的紧张筹备工作,中国政治学会于1980年12月在北京正式成立。弹指一挥40年。如今,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正确的领导下,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即将如期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即将顺利开启之际,全国政治学界的老中青专家学者欢聚一堂,共同庆祝中国政治学会成立40周年,这对于我国政治学界及时总结经验、充分凝聚共识,更好地做好学会下一步的工作,很有必要、也很有意义。
  • 李慎明
  • 全文[ PDF 979765.0 MB ] 2021.1(6):3-8  共有 982 人次浏览
  • 新型政党制度是“中国之治”的重要政治保障
  • [摘要]一、中国政治发展道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实现“中国之治”的重要保障三、加强参政党自身建设进一步完善新型政党制度
  • 政武经
  • 全文[ PDF 419012.0 MB ] 2021.1(6):9-11  共有 1448 人次浏览
  • 全过程人民民主:新时代人民民主的新形态
  • [摘要]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新时代背景下人民民主的最新形态。全过程人民民主首先是人民民主,致力于支持和确保人民当家作主。全过程人民民主内含着权力和权利两条基本线索,人民群众既可以在政治生活中参与行使国家权力,也能够在基层社会事务中实现充分的自我管理。在此过程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挥着全过程人民民主主渠道的重要作用。公共政策过程的民主化是我国形成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主要着力点,也是取得成果最为丰硕的领域之一,保证了人民群众在各项重大决策的出台过程中享有全链条参与的民主权利。
  • 张君
  • 全文[ PDF 932618.0 MB ] 2021.4(6):11-17  共有 1170 人次浏览
  • 中国政治学自主自强是大势所趋
  • [摘要]社会科学是一个国家发展状况的理论反映和知识结晶。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与经济强劲发展和综合实力相比,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还有很大差距。习近平总书记在“5·17”重要讲话中指出,目前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还存在着八个方面的不足和短板,提出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进入新时代,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我们迫切需要用符合中国实际的知识话语和学术逻辑去解释中国国家的发展现实,发展中国学术,弘扬中国理论,传播中国思想,构建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 张树华
  • 全文[ PDF 880787.0 MB ] 2021.1(6):12-17  共有 1122 人次浏览
  • 共同富裕的理论内涵与政策议程
  • [摘要]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当代中国,共同富裕需要体现发展性、共享性和可持续性的统一,是指通过矫正和补偿制度性因素导致的不平等,让全体人民有机会、有能力均等地参与高质量经济社会发展,并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推动共同富裕是一项现实任务、长期任务,需要在制度设计上遵循激励相容和制度匹配的原则。当下推动共同富裕的核心政策议程是:在高质量发展中推动共同富裕,优化资源和机会分配格局,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等。
  • 郁建兴 任杰
  • 全文[ PDF 1958774.0 MB ] 2021.3(6):13-25  共有 1139 人次浏览
  • 道德理性与德性政治浪漫主义形态
  • [摘要]德性政治浪漫主义作为政治浪漫主义的一种具体形态,主要诉求体现为:实现臻美政治愿景的主体、目标、工具、过程均贯穿着美德的主宰和迸发的内在动力,其特征呈现为主观认识的空想化、客观实践的狂热化、行为结果的悖论化。德性政治浪漫主义的形成与历史中的道德理性具有紧密的内在逻辑:道德理性的内核奠定了德性政治浪漫主义的终极价值追求,道德理性的主张支撑了德性政治浪漫主义的诉求,道德理性的思维特征建构了德性政治浪漫主义的认识论,道德理性的行为准则供给了德性政治浪漫主义的实践模式。
  • 张明军
  • 全文[ PDF 970148.0 MB ] 2021.2(6):14-20  共有 943 人次浏览
  • 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实质及危害
  • [摘要]苏联亡党亡国的原因和教训十分复杂,其中历史虚无主义泛滥无疑是一个重要方面。戈尔巴乔夫时期的历史虚无主义以“公开性”为突破口,以否定列宁、斯大林等苏共领袖为切入点,以偏概全,混淆是非,全面否定苏共与苏联的历史,全面否定苏军的历史,结果把苏联共产党、人民以及军队的思想搞乱了,为敌对势力趁乱瓦解苏军、苏共和苏联,提供了可乘之机,教训极其深刻。
  • 汪亭友
  • 全文[ PDF 1720085.0 MB ] 2021.5(6):16-27  共有 1524 人次浏览
  • 百年变局与中国政治学的新征程
  • [摘要]一、政治学的新征程二、迎接历史巨变时代三、美国主流政治学的局限性四、误入歧途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五、踏上新征程的必备座右铭
  • 朱云汉
  • 全文[ PDF 1359792.0 MB ] 2021.1(6):18-26  共有 1226 人次浏览
 1  2  3  4  5